湖南常见毒蘑菇种类汇总(附主要特征)

导语 在湖南省,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有灰花纹鹅膏、裂皮鹅膏、假淡红鹅膏、异味鹅膏等。

  在湖南,长沙县、湘潭县、祁东县、祁阳市、零陵区、道县、新宁县、凤凰县、新晃侗族自治县等9个县(市、区)被列为野生蘑菇中毒高风险区。

  1、灰花纹鹅膏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大小,5~ 10cm,灰色至深灰色、暗褐色至近黑色,表面具深色纤丝状隐花纹。菌柄白色至浅灰色,常被浅褐色鳞片,近顶部有菌环。基部近球形,有菌托。

  时间与生境: 6-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都有分布。

  毒性:剧毒!是湖南省发生中毒事件最多、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种类。1994 ~ 2019年在湖南长沙市(浏阳、望城、宁乡)、湘潭市(湘潭县、韶山市)、湘阴县、桃源县等地发生超过50起中毒事件,导致400多人中毒,超100人死亡。

  2、裂皮鹅膏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小至中等,菌盖5~8cm,纯白色,有时中部星米黄色,边缘有时有辐射状裂纹,表面具有细绒毛状。菌柄白色,有时被白色细小鳞片,近顶部有菌环。菌柄基部膨大,菌托浅杯状。

  时间与生境: 6月份生于阔叶林或者混交林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有分布。

  毒性:剧毒! 2014-2019年在长沙、 湘潭、永州、株洲等地发生10多起中毒事件,导致多人中毒,死L超过10人。

  3、假淡红鹅膏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大小,菌盖5 ~8 cm,纯白色,有时中央星粉红色,边缘无沟纹。菌柄白色至污白色,被白色鳞片,近顶部有菌环,基部膨大有菌托,菌托浅杯状,白色。

  时间与生境: 6-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分布。

  毒性:剧毒!

  4、条盖盔孢伞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小至中等, 2~6 cm,黄褐色,中央稍下陷且具小乳突,菌盖具有明显辐射状沟条。菌柄顶部黄色,向下颜色逐渐变深,基部黑褐色。

  时间与生境: 9-11月份生于腐殖质上或腐木上,在一一些锯木厂 的锯木堆上经常发生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都有分布。

  毒性:剧毒!近年来在浏阳、湘西、邵阳等地发生多起中毒事件,有2人死亡。

  5、肉褐鳞环柄菇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3~6 cm,初期钟形,后平展,中央凸起,白色、粉肉色至粉褐色,被近同心环状排列的褐色鳞片。菌肉薄,白色,菌褶离生,白色至乳白色,较稀,不等长。菌柄长3~6 cm,近圆柱形,与菌盖同色,菌环以下具鳞片;无明显菌环,只具有一一个像菌环似的膜质区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群生或散生于雪松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分布。

  毒性:剧毒,含鹅膏毒肽,肝损害型。2018- 2019年在长沙、株洲、邵阳发生4起7人中毒事件。

  6、假褐云斑鹅膏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至大型,菌盖6~ 15cm,淡灰色、灰色至灰褐色,具深色纤丝状隐生花纹。菌柄白色,常被白色纤毛状至粉末状鳞片,近顶部常具有菌环。菌柄基部具有菌托,浅杯状。

  时间与生境: 6-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都有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。在郴州等地发生多起中毒事件。

  7、异味鹅膏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大小,菌盖5 ~ 9cm,纯白色至米色,表面常具有毡状至碎片状鳞片,常有刺鼻气味。菌柄白色,有菌环。菌柄基部膨大近球形具有白色疣状、颗粒状至近锥状鳞片。

  时间与生境: 6-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都有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2003年在宜章发生1起中毒事件。

  8、欧氏鹅膏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,菌盖4~8cm,纯白色至米色,边缘无沟纹。菌柄白色,常被白色反卷纤毛状或绒毛状鳞片,基部腹鼓状至白萝卜状。菌环上位白色。菌托浅杯状,白色。

  时间与生境: 7-9月份生于阔叶林、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湘南地区。

  毒性:有毒。

  9、拟卵盖鹅膏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7~18 cm,幼时半球形,成熟后平展,菌盖表面白色至米黄色,常覆盖有菌幕残余,菌幕残余外层膜状,淡黄色至赭色;内层粉末状,白色,边缘常有白色至米黄色絮状物但无沟纹。菌肉白色,菌褶白色至米黄色,较密,不等长,短菌褶近菌柄端渐窄。菌柄长7~20 cm,直径1~3cm,白色至污白色,被白色絮状至粉末状鳞片,基部腹鼓状至白萝卜状,

  时间与生境: 7-9月份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分布。

  毒性:急性肾衰竭型,2017年9月邵东县魏家桥镇发生1起10人中毒事件。

  10、辣味丝盖伞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1~2.5 cm,幼时锥形,成熟后平展,中央具明显凸起,菌盖表面淡褐色至褐色,凸起处深褐色,表面被平伏的辐射状鳞片,老后边缘开裂。菌肉薄,污白色至淡黄色,味苦,菌褶直生, 较稀,不等长,污白色至淡黄色。菌柄2.5~4 cm,直径0.3~0.5 cm,圆柱形,淡黄褐色,具细小白绒毛。

  时间与生境:春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针叶树或针阔叶树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含毒蕈碱,神经精神型。

  11、白霜杯伞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2~4cm,幼时半球形,成熟后平展,中央下凹,菌盖表面浅黄色至黄褐色,边缘内卷或呈波浪状。菌肉白色,菌褶延生,较密,不等长,白色至黄白色。菌柄长3~5 cm,直径0.3~0.8 cm,扁圆柱形至圆柱形,浅黄色至黄褐色,基部稍膨大并具有白色絮状菌丝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阔叶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含毒草碱毒素成分,神经精神型。2018年11月8日长沙县江背镇发生一起3人中毒事件。

  12、近江粉褶蕈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3~5cm,初期圆锥形,成熟后平展,中央稍尖或稍钝,菌盖表面灰黄色、浅灰褐色至浅黄褐色,有时带粉红色,光滑,边缘具条纹。菌肉薄,白色至淡黄色,菌褶淡粉黄色至粉红色,直生,较密,不等长菌柄5~12 cm,直径0.4~0.6 cm,圆柱形,与菌盖同色,光滑,具纵条纹,基部稍膨大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单生或散生于针阔叶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含毒蕈碱,神经精神型。2018年6~9月在湖南祁东、绥宁、桃源江华、资兴县等地发生6起14人中毒事件。

  13、小毒蝇鹅膏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3~7 cm,幼时卵圆形,成熟后平展,菌盖表面淡白色至蜜黄色,中部色稍深,成熟后边缘近白色,菌幕残余块状至颗粒状,白色至淡黄色,菌盖边缘具明显沟纹。菌肉白色,菌褶白色,离生,不等长,短菌褶近菌柄端多平截。菌柄长4~7 cm ,直径0.5~1.5 cm,白色至米色,基部膨大呈球形至卵状,上半部常被有白色至淡黄色疣状、粉末状菌幕残余,菌环缺。至粉末状鳞片。菌环上位至近顶生,膜质,易破碎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单生或散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含异囈唑衍生物毒素,神经精神型。2018年5月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发生1起2人中毒事件。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大小,菌盖直径4~7 cm,幼时半球形,成熟后平展,菌盖表面黄褐色,密被土红色、橘红褐色至皮革褐色的粉末状至絮状鳞片,边缘有沟纹。菌肉白色,菌褶离生至近离生,白色,短菌褶近菌柄端平截。菌柄长7~12 cm,直径0.5~1.5cm,上细下粗,密被土红色、锈红色的粉末状鳞片,基部腹鼓状至卵形,被土红色至褐色的疣状、絮状至粉末状鳞片。菌环上位至近顶生,膜质,易破碎而脱落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单生或散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含异囈唑衍生物毒素,神经精神型。2016年7月22日望城县黄金镇发生一起4人误食中毒事件。

  15、球基鹅膏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4~10 cm,幼时球形,成熟后平展,菌盖表面淡褐色至深褐色表面菌幕残余锥状至疣状,白色,易脱落,菌盖成熟后边缘具沟纹。菌肉白色,菌褶离生,较密,不等长,白色至米色,短菌褶近菌柄端多平截。菌柄长6~13 cm,直径1~2 cm,圆柱形,被白色细小鳞片。菌环位于中上部,膜质,白色。菌柄基部膨大呈球状,被颗粒状至粉末状鳞片。至粉末状鳞片。菌环上位至近顶生,膜质,易破碎而脱落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单生、散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含异嘎唑衍生物毒素,神经精神型; 2018年5月宁远县中和镇和道县祥林铺镇发生2起7人中毒事件。

  16、残托鹅膏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4~9 cm,幼时卵圆形,成熟后平展,菌盖表面淡褐色至深褐色,表面菌幕残余角锥状,白色至淡灰色,易脱落,菌盖成熟后边缘具沟纹。菌肉白色,菌褶离生, 较密,不等长,白色,短菌褶近菌柄端多平截。菌柄长6~12cm,直径1~1.5 cm,圆柱形。菌环位于中下部,膜质,白色。菌柄基部膨大呈球状,被颗粒状至粉末状鳞片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单生、散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含异囈唑衍生物毒索,神经精神型; 2016年8月临武县和2017年6月通道县、江永县发生3起13人中毒事件。

  17、苏梅岛裸盖菇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1~3 cm,半球形,光滑,灰褐色至暗褐色。菌褶直生,灰褐色至深紫褐色。菌柄长4~6 cm,粗0.1~0.3 cm,灰色至灰褐色,中空。

  时间与生境: 8-11月份,群生于田地或者粪堆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。在株洲、汨罗、宁乡、浏阳等地发生多起中毒事件。

  18、古巴裸盖菇

  主要特征:菌盖直径2~7 cm ,幼时卵圆形至半球形,成熟后平展,菌盖表面幼时赭褐色,成熟后淡黄褐色至棕褐色,表面具纤维状绒毛,伤后变蓝色。菌肉白色,厚,伤后变蓝,菌褶直生,密,不等长,棕色至紫褐色。菌柄长4~10 cm,直径0.5~1.5 cm,圆柱形,基部膨大,污白色、奶油色,伤后变蓝。菌环位于中,上部,膜质,白色,往往附有孢子而呈紫褐色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单生、散生或群生于粪堆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,含裸盖菇素,神经致幻型。2018年11月12月汝城县井坡镇和汨罗县发生2起8人中毒事件,患者全部出现神经致幻症状。

  19、大青褶伞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至大型,菌盖直径5~20 cm,白色,半球形、后期近平展,中部稍突起,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,逐渐裂变为鳞片;中部鳞片大而厚,呈褐紫色,边缘渐少或脱落。菌褶初期污白色,后期浅绿色至青褐色或淡青灰色。菌柄长10~28cm直径1~2.5 cm,圆柱形,污白色,有菌环,基部稍膨大。

  时间与生境: 5-7月份,群生或散生于草坪、菜地上生长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主要引起胃肠严重不适。在衡阳、郴州等地发生多起中毒事件。

  20、日本红菇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至大型,菌盖直径6~13厘米,中央下凹,脐状,后伸展近漏斗状,边缘反卷,白色至污白色,表面常具浅褐色鳞状物。菌肉较厚,白色,不变色。菌褶很密,近白色,受伤不变色。菌柄白色,短,4~6cm,实心。

  时间与生境: 6-9月份在阔叶林地上群生或单生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仅2019年在全省发生30余起共100余人中毒事件。

  21、点柄臭黄菇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大;菌盖宽5-9cm,扁半球形至平展,中部稍下凹,污黄色至黄褐色,表面黏,表皮常龟裂脱落,盖缘有明显棱纹;菌肉污白色,表皮下带土黄白色;菌褶污白色至淡黄褐色;菌柄长4-9cm,粗1.0 2.0cm,近圆柱形,污黄色,具黑褐色小腺点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生于阔叶林中地上,常群生。

  分布:全省分布

  毒性:有毒。2008年9月12日,湖南省湘阴县发生一 起5人中毒事件。

  22、黄粉末牛肝菌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小型至中等,菌盖3~6 cm ,被柠檬黄色至褐黄色粉末状鳞片,常开裂形成不规则的鳞片状,菌肉淡黄色,受伤后变为蓝色。菌管初期青黄色,成熟后呈淡黄褐色,伤后不变色或变为淡蓝色。菌柄被有与菌盖同色的粉末状鳞片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生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都有分布。

  毒性:有毒。

  23、亚稀褶红菇

  主要特征:子实体中等至大型,菌盖直径6~12cm,成熟后中部长下凹呈漏斗状,菌盖表面浅灰色至煤灰黑色,成熟后常向上反卷,边缘无条棱。菌肉白色,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,菌褶白色,伤变红色,菌褶厚,稍密至稍稀疏,不等长,脆而易碎,直生。菌柄粗短,-般5~9 cm,浅灰色,内部松软。

  时间与生境:夏秋季7月上旬-9月下旬生长于马尾松与栲树等山毛榉科植物的混交林中。

  分布:全省各地分布。

  毒性:剧毒,近年来在湖南、湖北、浙江、贵州、云南频频发生中毒事件,调查的14起导致中毒88人,死亡-45人,死亡率高达51%。该菌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、密褶红菇极为相似,老百姓都称为火炭菌,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长沙本地宝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蘑菇】即可获取湖南毒蘑菇风险地图、常见毒蘑菇种类以及毒蘑菇中毒症状等信息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